拓展知識邊界、觸達更多用戶視野,在助力推動知識普惠的過程中,短視頻平臺還將給青年群體的教育與學習帶來怎樣的新模式?近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科學報社、字節跳動聯合舉辦的《短視頻時代的知識普惠——短視頻與知識傳播》高端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會上,三方聯合發布《知識的普惠——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簡稱《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8日,抖音平臺上粉絲過萬的知識類創作者近1.8萬個,自主在線學習、互動學習,已經成為青年學習知識的重要方式。
增加知識趣味 點亮大眾學習興趣
與會學者、嘉賓在論壇環節共同探討短視頻平臺在傳播知識、助推知識普惠過程中應扮演的角色及發揮的作用。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前副校長謝維和指出,短視頻平臺的興起讓知識傳播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短視頻以短小精悍為顯著特征,在十幾秒鐘內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用戶真正呈現出信任感,呈現最真實的東西。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前副校長謝維和 圖片來源:抖音)
短視頻的豐富表現力,已吸引了眾多科普達人與機構的入駐,“酷炫實驗室”就是抖音平臺上深受用戶歡迎的科普類賬號之一。在“短視頻給知識傳播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圓桌論壇上,“酷炫實驗室”負責人唐智煒分享了自身通過抖音平臺傳播知識的經驗和感受。通過以演示類實驗的方式介紹各種有趣的科學知識,“酷炫實驗室”的不少短視頻都深受好評,例如在短視頻《教大家做浮沉子》中,酷炫實驗室將原本簡單的初中浮力實驗玩出了“花樣”:設計出潛水員的可愛形象,還巧妙地配上了抖音熱門歌曲,讓歌詞和實驗內容完美融合,演出一場“浮力實驗Show”。在該視頻的評論中,很多網友都向“酷炫實驗室”請教浮力實驗視頻的教程,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做出同樣精彩的科學實驗。
圖片來源:抖音
“我們通過展示現象的方式為大家介紹一些有趣的科學知識,在展示方法上主要借助一些化學現象,希望通過一個‘好看’的知識,來點亮觀眾對于科學知識的喜愛。”
(酷炫實驗室負責人唐智煒 圖片來源:抖音)
打破邊界 社交互動推動知識傳播
《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指出,抖音平臺通過以社交為紐帶的共享,讓知識得以觸達更多的青年用戶,通過生動直觀、寓教于樂的方式,降低青年群體獲取知識、理解知識的慢看,打破知識傳播的壁壘。這些新鮮有趣的知識內容,拓展了青少年的認知邊界,將青年從既定的知識范圍和日常軌跡中“解放”出來。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在題為《知識傳播模式的視覺革命》的演講中指出,短視頻知識傳播給用戶受眾帶來了全新的社會交往方式,借助移動互聯網,人們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知識的交流與學習,互相溝通,這是最新的一種社會交往方式。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 圖片來源:抖音)
化繁為簡 提升知識的吸收率
短視頻以“短”見長,它提高了知識的傳播效率,符合碎片化傳播的環境和信息接收習慣。既讓青年在短時間內接觸到最精華的內容,承擔索引和目錄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了學習時的知識伴隨性。抖音知名達人、英語配音專家孫志立在圓桌論壇上表示:“抖音解決了公眾號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讓知識具有知識感。我的配音在抖音上之所以能夠火,第一是抖音讓配音作品有了具體的審美功能,第二是激發了用戶對英語配音模仿學習的興趣。”
(英語配音專家孫志立 圖片來源:抖音)
抖音平臺責任研究中心方面表示,對青年而言,接受科學教育最主要的場所依然是學校,而短視頻的科普內容與系統化的知識學習過程是相輔相成的,抖音以立體生動的形式、深入淺出的講述以及直觀呈現的畫面,令青少年對知識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欲望,加速他們對知識進一步理解的步伐。未來,抖音將加強與權威科研機構、學者專家的合作,提升平臺知識內容比例,點亮青年用戶深入探索知識的熱情。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