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科學報社:讓抖音成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利器

            2019-01-10 17:10:23     來源:消費日報網

            2019年1月8日,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科學報社聯合字節跳動,于清華大學共同發布《知識的普惠——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簡稱《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探討短視頻對知識普惠的價值與功能。

            中國科學報社社長、總編輯趙彥對短視頻平臺在助推知識普惠過程中發揮出的作用表示認可。他指出,基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設備存儲的強大功能,短視頻具備內容生產門檻低的優勢,在移動互聯網海量下沉用戶的參與下,在知識傳播方面比起圖文形式更具優勢。只要擁有智能移動設備,每個人都擁有了內容創作的能力,都可以成為知識傳播過程中的生產者、參與者。

            中國科學報社社長、總編輯趙彥 圖片來源:抖音

            “在短視頻成為網絡傳播的新興形式這一背景之下,抖音短視頻平臺為豐富知識的內涵與層次脈絡做出了貢獻,同時也拓展了知識傳播的廣度。”趙彥表示,抖音以時長15秒至一分鐘的短視頻,將平日里嚴肅的知識內容,以更加顯像化的形式傳遞給受眾,一改知識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拉近了大眾與科學文化知識之間的距離。趙彥認為,抖音平臺的短視頻知識傳播,成功地吸引了廣大年輕受眾在碎片化時間中學習和探索知識,有助于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他以中科院的官方抖音號——“中科院之聲”為例,“中科院之聲”自入駐抖音以來,發布了諸多來自科研一線生動有趣的知識短視頻,在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同時,也吸引了科技界院士專家們的關注。《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顯示,截至目前,中科院之聲、中科院物理所和中國科普博覽三大賬號的累計粉絲量已超過180萬。

            圖片來源:抖音

            趙彥表示,希望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能夠繼續擔負起責任,成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利器,讓包括《中國科學報》在內的傳統媒體能夠借助抖音,為助力知識普惠發揮積極作用,繼續為全民了解最新科學進展提供重要窗口。

            字節跳動平臺責任研究中心方面表示,未來抖音將以《知識的普惠——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發布為基礎,與更多專業機構、專家學者達成合作,開展更多元、更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肩負短視頻平臺的知識傳播責任,不斷拓展“知識的邊界”,讓知識點亮更多的人。

            責編:季冉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