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019,中國經濟,請回答!

            2019-01-10 13:15:58     來源:央視網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從國家大政方針的落實,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都需要金融更好的服務。

            image.png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關鍵之年,中央提出要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作為宏觀調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貨幣政策在2019年將如何發力?我們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來看看金融政策在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今年會出什么實招,辦哪些實事,取得怎樣的實效。

            什么是逆周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什么是逆周期調節,易綱行長給我們作出了通俗的解讀:“用最簡單的話老百姓能聽懂的話說,就是經濟上行的時候,如果要是可能出現過熱或者是泡沫的時候,這時候你的政策要稍微地緊著一點;如果經濟要是下行的時候,可能出現過冷或者是通貨緊縮的時候,那么你的政策要托著一點,這就是逆周期調節的指導思想。宏觀經濟政策有一個任務,就是要熨平經濟周期。”

            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和諸多挑戰,如何才能有力地支持實體經濟?易綱告訴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后,人民銀行進一步強化了逆周期調節,著力緩解信貸供給的制約因素。

            2019年新年伊始,央行宣布:從1月15日起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

            image.png

            1.5萬億元,這相當于去年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的兩倍還多。貨幣政策取向是不是發生了改變?央行是不是在向金融市場放水呢?回答是否定的:這次降準仍舊屬于定向調控,并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次降準的操作手法并不常見:分兩步實施,間隔十天。

            為什么會這樣,這里面又有何種玄機?

            易綱行長給我們做了詳細分析:2月上旬是我國傳統的春節假期,而春節前往往是資金需求高峰。單位發獎金、我們買年貨等等,都需要錢。為了讓大家能順利取到錢,銀行的頭寸也不那么緊張,央行就定了1月15日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7000多億的流動性。而1月25日,則是節前投放現金的高峰,于是再降準0.5個百分點。這樣,春節前的現金投放就可以根據市場節奏,實現精準投放。無論是企業、個人還是金融機構的資金需求,都能比較好地得到滿足。這時我們回過頭來看一個細節,央行預告降準的日期是2019年1月4日。距離農歷春節的2月4日整整一個月。央行提前一個月定下的安排,讓多少辛辛苦苦又心里沒底的人們,這下能安心過個好年了。

            此外,央行還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讓銀行有更多的資金去支持實體經濟。1月下旬還將實施首次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等。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場利率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金融政策釋放出的不僅是合理充裕的流動性,更是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堅定態度。

            疏通血脈

            除了向市場提供合理的資金供給,更重要的是實現結構優化。什么是結構優化?易綱告訴我們:讓資金滿足千千萬萬的市場主體的需求,真正流向實體經濟,而不是在金融系統空轉,或者是流向樓市炒作等領域。更合理的流動,才能建架起更優化的結構。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打通銀行與企業之間的經脈,讓缺血的一個個經濟細胞、一絲絲毛細血管得到滋養,是其中的關鍵。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2019年的第一個工作日,1月2日,央行決定擴大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從2019年起,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以利于擴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使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這一變化,將使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優惠政策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約90%的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釋放大約4500億元的流動性。

            易綱表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并不會止步于此,下一步央行將和國家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共同發力,建立對銀行的激勵機制,讓他們主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易綱:

            有些商業銀行,它現在就覺得風險大,它就對這個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比較猶豫,因為什么呢?因為怕追責,所以我們就是對商業銀行,你只要盡職盡責,我們應該有一個監管上的一個寬容度。調動商業銀行,給小微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易綱表示,對于金融機構發放普惠口徑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央行通過定向降準、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等方式向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的長期資金,財政部門對其免征利息收入增值稅,監管部門提高部分監管指標容忍度,銀行盡職免責,通過市場化的辦法調動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央行給出數據顯示,到去年11月末,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8萬億元,同比增長17.1%。小微貸款覆蓋面穩步提高,小微企業貸款授信1806萬戶,較2017年末增長28%。民企債券融資也大幅改善,推出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直接和間接支持了49家民營企業發行313億元債務融資工具,促進民企發債規模,較去年11月、12月同比增長70%。已經實施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央行還將繼續運用各種政策工具,從債券、信貸、股權等方面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將得到進一步緩解。

            化解風險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

            對此,易綱表示,經過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風險總體收斂。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整體穩健,但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今年要著重做好五項工作。

            • 一是保持戰略定力,穩住宏觀杠桿率。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繼續推動產能出清、債務出清、“僵尸企業”出清。

            • 二是妥善應對外部重大不確定因素對金融市場的沖擊。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充實應對外部沖擊的“工具箱”。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制度安排,提振信心。

            • 三是加強政策協調,繼續有序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范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對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活動打早打小、露頭就打。

            • 四是進一步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制度。推動出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活力。

            • 五是提升金融領域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營造鼓勵擔當、盡職盡責、積極進取的氛圍,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金融一直被比喻為經濟發展的血脈。未來一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松緊適度,意味著經濟發展軀體才能得到適量的血液支撐,保持穩定的血壓。與此同時,如何打通全身的血管尤其是服務小微的毛細血管,相關的改革和政策調整值得期待。因為只有這樣,市場才能真正獲得穩定良好的預期。實體回暖,信心升溫——未來可期!

            責編:張莎莎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