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今日(9日)通報,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各省級環境監測部門聯合會商結果,1月10-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南部和汾渭平原將出現一次區域性中至重度污染過程,個別城市將達到嚴重污染級別,影響范圍包括京津冀中南部、河南大部、山東西部,以及汾渭平原城市。
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月10-12日,受區域逆溫、靜穩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污染物將持續累積,預計出現一次區域性重度污染過程,污染區域主要位于太行山山前城市群;13日,受東北高壓南下影響,京津冀中南部污染形勢有所緩解,但山東西部、河南大部受上風向區域污染傳輸影響,污染程度將進一步升高,同時疊加逆溫和高濕等不利條件,PM2.5濃度將達到本次污染過程的峰值,污染最重區域集中在河南一帶;14-15日,隨著新一輪冷空氣南下,污染形勢將自西北向東南陸續改善,區域空氣質量逐漸恢復至優良水平。
在汾渭平原地區,新一輪重污染天氣過程預計于1月10日開始,持續到14日,大部分城市將持續中至重度污染水平,部分城市將達到嚴重污染。13日區域擴散條件最不利,污染程度最重。15日,受新一輪冷空氣過程南下影響,污染形勢將有所緩解。
目前,河北、山西、河南省部分城市根據當地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已經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生態環境部已向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陜西省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或調整、維持相應級別預警,切實落實各項減排措施,減輕重污染天氣影響,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生態環境部派駐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和汾渭平原各城市的督促檢查工作組和跟蹤研究工作組,將重點督促檢查各地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跟蹤評估各地應急減排措施效果,支撐各地科學應對重污染天氣過程。
責編:耿佩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