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江西貴溪:讓傳統文化扎根鄉村

            2019-01-08 10:10:02     來源:光明日報

            在冬日的暖陽中,記者日前走進江西省貴溪市塘灣鎮夏家村,只見潺潺的塘灣河繞村而過,河西佇立的老祠堂與村東10多棟式樣古樸的木屋相互襯映,倍顯村莊的古風古韻。村外的百合花種植基地里,村民們正在給花籽下地做最后的準備。

            “以前村莊面貌可沒現在這般舒心,村子里環境雜亂,小車都開不進去。是書院建設讓村子變了模樣。”村民理事會成員夏雪峰介紹。夏雪峰口中的書院,是沿河依照古書院模式修建的10多棟木屋。夏家村是以前附近有名的“進士村”,也是古塘灣書院遺址所在地。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鎮黨委對村傳統文化進行了挖掘整理,對村里有400多年歷史的老祠堂進行了重新修整,對村民們引以為豪的古書院進行了重建,依托文化部門開展的傳統文化進村活動,定期邀請當地文化名人前來授課講學,每周安排當地教師對村里孩子進行傳統國學教學。在耳濡目染中,村民們接受了傳統文化的熏陶,主動成為村莊榮譽的建設者和維護者。

            在河堤書院對岸,村民夏先進正在對屋后的廂房進行改造。前幾年村里搞建設,為一小塊菜地與施工人員對著干的他,現在反而支持村里的工作。談到自己的變化,他笑著說:“己欲達而先達人嘛。這是在書院里學到的道理。”看得見的變化讓村民看到了思想轉變帶來的紅利。“村子發展不起來,不是缺錢,缺的是一種向上精神、一股團結意識。以前這個村幾百米的出村主干道都硬化不起來,如今文化自信讓這個村變了模樣。今年,村里實行土地流轉,全村土地流轉率超過98%。”塘灣鎮黨委書記舒繡華說。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培育文化自信,落實到基層就是要挖掘地方傳統文化,讓群眾在身邊的人和事中汲取前進的動力。”貴溪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敏勝說。近年來,貴溪市圍繞陸九淵創辦的“南宋四大書院”之一的象山書院做文章,成立了專門的象山文化研究委員會,編印出版了《象山書院》《象山書院志》《陸九淵與象山書院》等書籍。同時開設了象山論壇、發現貴溪等傳統文化課堂,對貴溪傳統文化產業、貴溪地名故事、貴溪進士傳記進行了系統宣傳,讓傳統國學成為廣大市民熟悉的平民文化。2018年以來,貴溪市共舉辦各類文化講座300多場次,聽眾達10萬多人次,整理申報非遺項目60多個。(胡曉軍 彭建兵)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