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邢鳳亮很忙,作為一家文化智庫型公司的董事長,這一年里,他頻繁出現在各種重大活動中,這種奔波對于邢鳳亮來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用自己方式和力量,借助中國文化去講好中國故事。
邢鳳亮一直相信,文化超越了產業和商業的范疇,其涵蓋范圍非常廣,是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也應當成為個人不懈奮斗的目標。在這樣的思路下,邢鳳亮于2017年組建了自己團隊,成立了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宇力度”),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努力開拓中國傳統文化新型市場,打造中國傳統文化品牌新形象。邢鳳亮帶著中宇力度旗下這支活躍并富有創造力的年輕團隊,在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的方向上,不斷的做著努力和突破。
藝術家,是中國故事的重要素材
借助書畫大師的優秀作品,并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是邢鳳亮計劃中講好中國故事的第一步,對此,中宇力度始終在盡自身最大的努力,支持國內頂尖藝術家的藝術創作與傳播。
11月11日,由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主辦,泰中藝術家聯合會等單位協辦的“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李洪海百扇書畫展”在北京外交辦公樓舉行。本次百扇書畫展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推動文化國際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為宗旨,向公眾展示了來自著名軍旅書法家李洪海的百幅精品佳作。
著名書法家李洪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師從啟功先生,經先生把腕,積多年學承,形成內緊外拓、疏密相間、骨勢秀逸、體勢俊美的書風。書法篆刻作品廣為流傳。李洪海于2001年12月在京舉辦過一次書畫扇展,其恩師啟功先生欣然為展覽和出版物題名。時隔17年后,李洪海感恩師德、傳承文脈,在書畫扇面創作中牢記先生教誨,不僅廣泛學習先輩名作,且養蘭栽竹,觀察臨摹,懷古探真,在翠竹、幽蘭上發現美、歌頌美。并用經典的藝術語言賦于時代內涵。一扇在手,驅暑納涼、觀竹品蘭,咀文嚼字,一種特殊的藝術享受油然而生。李洪海說。“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的核心,文化不僅是展示一個國家形象和內涵的載體,它作為一種產業,也會帶來強大的經濟效益。”
右起泰中藝術家聯合會會長蔡義批、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邢鳳亮、泰國駐華大使館國防武官處朱宏利及夫人、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副秘書長、北京天品藝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了然
“李洪海百扇書畫展”只是中宇力度近年來舉辦過的活動中的一個代表,類似的活動,中宇力度已經承辦了數次。中國當代藝術家韓美林、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霍春陽;著名書法家楊志恒;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景德鎮國際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員、會長黃雲鵬……一連串藝術家的名字和作品,出現在了中宇力度的發展進程之中。
邢鳳亮(右一)與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著名花鳥畫家霍春陽(左一)合影
邢鳳亮(右)與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史研究編修館研究館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吳悅石工作室導師、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吳悅石(左)合影
中國風,是中國故事的深厚底蘊
對于邢鳳亮來說,借助文化藝術衍生品、文創產品以及文化藝術展覽等一系列項目推廣中國文化是自身和公司的長遠使命,同時優秀藝術家和他們優秀的作品,已經成為中宇力度講述中國故事的最好素材,但如何將優秀藝術家的創作更好地、更為廣泛地傳遞,讓文創產品,更具有中國特色,更能展示中國文化形象,成為了擺在邢鳳亮面前的一道難題。
對于這道難題,邢鳳亮將目標定位在了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玉文化和陶瓷文化等傳統文化上,并用戰略合作的方式,給出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其中與“新海派玉牌”的合作,成為了中宇力度探尋中國故事,打造濃郁中國風文創產品的重要一戰。
“海派”玉雕是以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石雕刻藝術風格,以爐瓶器皿之精致、人物鳥獸生動傳神為特色,在“細膩”上下功夫,造型嚴謹,講究章法,獨具一格。海派玉雕工藝綜合了揚幫、蘇幫、南幫以及宮廷玉雕的工藝特點,繼承了中國明清玉雕精華,博采眾長,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作為海派玉雕的代表人物——翟倚衛的玉牌作品風格迥異、構思獨特,在中國傳統古典文化中注入歐美藝術新元素,極具視覺沖擊力。他追求中國文化意境的詩意表達和“意在畫外”的中國美學思想,同時接受古老的藝術載體與現代藝術表達的沖撞和共融。在最具表現中國文化的玉石雕刻傳統工藝上,將現代的審美引入到玉器的設計與制作上,形成了“新海派玉牌”風格。
9月12日,中宇力度與上海翟倚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共同開發藝術、文化、新媒體及自身業務輻射等相關項目,適時建立具體業務合作平臺,實現共同發展,共創新模式和新業態,共同打造“新海派”玉雕藝術衍生品。至此,中宇力度在玉文化板塊上,走出了重要一步。
邢鳳亮贈送上海翟倚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翟倚衛《互惠互利》,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題字
與此同時,在玉文化之外的另一個重要合作領域——陶瓷文化上,中宇力度的一系列合作,也體現出了出了大刀闊斧的魄力。
眾所周知,陶瓷藝術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背景、文化、價值取向,因此陶瓷在每個時代都折射了出不同的文化氣息和藝術品位。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陶瓷業逐漸融合國內外的先進陶瓷制造技術和設備,窯爐升級改造,燒成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在原有的傳統陶瓷制造工藝和陶瓷文化的基礎上,改進、創新和完善相關工藝技術,并在產品外觀設計、色釉制造和文化創意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的景德鎮這片充滿千年陶瓷文化氣息沃土上,陶瓷文化的發展尤為突出。
9月9日,為傳承陶瓷文化,創新陶瓷制作技藝,提升陶瓷的藝術價值,中宇力度與景德鎮景東陶瓷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作用新媒體等傳播方式,共同推廣和發展陶瓷文化、陶瓷藝術,并開發其相關的文化衍生品,保護與創新傳統陶瓷藝術,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興盛。
僅僅3天之后,中宇力度便與另一家根植于景德鎮的佳洋陶瓷(皇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本次協議內容,未來雙方將在陶瓷雕塑、陶瓷工藝品創作與展覽推廣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通過智慧展示、工藝品創作與展覽等形式,共同推廣和發展陶瓷文化、陶瓷藝術,活態化保護與創新傳統陶瓷藝術,并通過成立陶瓷文化傳播平臺,共同推動中國陶瓷文化走出去。
邢鳳亮(左)與皇窯總經理黃青(右)
在中宇力度的推動下,多領域的藝術形式,在文化衍生品上得到了高度的統一。由中宇文化策劃,聯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著名書畫家霍春陽、黃云鵬共同創作的“福到一輩子”茶具以及由黃雲鵬領銜監制,聯合著名書法家李洪海共同創作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杯等作品,進一步豐富了作品的文化內涵,為中國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今,中宇力度己與多家國內外資深企事業單位及商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隨著各位藝術家藝術衍生品的成功推廣,邢鳳亮還立志于把更多的中國頂級藝術大師作品的文創衍生品推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文化并近距離欣賞文化藝術大師的作品。
由中宇力度監制出品的文化衍生品——“福到一輩子”茶具
由中宇力度監制出品的文化衍生品——“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心經杯
由中宇力度監制出品的文化衍生品——“廣結善緣”沉香桶和“影落清紅”普洱茶
走出去,是中國故事的最好舞臺
有了豐富素材積累的中宇力度,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尋找一個最佳的舞臺來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對此,邢鳳亮始終認為,“只有‘走出去’的文化才是好的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找到講述中國故事最好的舞臺。”在這種認識下,邢鳳亮開始了“空中飛人”的生活。
除了中宇力度董事長的身份之外,邢鳳亮還擔任著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理事、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理事。在邢鳳亮的理念中,只有和平繁榮的發展環境,才能更好的保障中國故事的持續推進,也是中國故事中“和”文化這一重要內涵的具體體現。多年來,中宇力度致力于文化交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和平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40年,也是中國文化產業不斷壯大的40年。經歷改革開放40年砥礪奮進的中國,正以更堅定的文化自信,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演繹著新時代改革故事。
對于未來, “中宇力度也將繼承改革開放的精神,走具有企業本身特色的品牌化道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全方位拓展中西文化交流渠道和產品落地”,邢鳳亮表示,“中宇力度將始終盡自身最大的努力,做講故事的人,在世界的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中宇力度供圖)
責編:張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