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人民日報:"拼娃"心態仍根深蒂固 家長應保持理性

            2019-01-06 07:23:36     來源:人民日報

            “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可謂2018年度教育領域的一大熱點。當前,培訓機構的集中整改取得階段性進展,一大批辦學條件不合規、授課內容不合理的機構已被關停。

            雖然教育部門三令五申,整治校外培訓、規范競賽活動,雖然中小學校積極改進育人方式、做好課后服務,但不少家長的“拼娃”心態仍然根深蒂固。為什么?“劇場效應”或許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當第一排觀眾站起來,后排觀眾也只能無奈站起。同理,當周圍很多孩子“搶跑”,其他家長也無法淡定,只能“跟跑”。

            因此,減負更是一場觀念的轉變。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本無可厚非,但家長們必須保持理性。首先要分清“課業”與“負擔”。學校里的正常教育教學,屬于課業與學業,是學生成長階段必須付出的努力,家長應負起責任、督促完成;而違背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超出教學大綱、額外增加的部分,則屬于負擔,必須“減下”。其次要分清“應試”和“能力”。培訓機構不是不能上,而是不該上應試課程。家長們應將培訓的關注點更多放在滿足孩子選擇性學習需求、培育發展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方面,因為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積極向上的性格、持續學習的能力才是更寶貴的財富。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與特點,如果只為提高成績而強行加壓,很可能拔苗助長、適得其反。家長們必須轉變觀念,摒棄盲從與攀比,只有這樣,“劇場效應”才能慢慢消退。(丁雅誦/人民日報)

            (原題為《用理性破除 “劇場效應”》)


            責編:張莎莎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