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諸多挑戰如約而至!中國,如何應對人口負增長時代?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稱,中國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人口持續負增長,很多挑戰會如約而至。如果到了負增長每年去世大概有一千四五百萬人,勞動力的負增長已經開始出現。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關于“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預測指出,2017年,勞動年齡人口總共減少了578萬。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持續加速減少,預計到2050年將減少2億人。
有了對未來人口增長的預警,大家更愿意聽聽建議。綠皮書指出,“中國的人口負增長已經勢不可當,從現在開始亟須開展研究和進行政策儲備。”與人口負增長相伴的高度老齡化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很多的制度安排與社會心理準備都不足。
近年來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日益嚴峻的老齡化,2017年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達2.4億,占總人口的17.3%,老齡化的產業發展未來應該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措施來解決老齡化。
除此之外,報告還對勞動人口作出了預測,我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將持續加速減少,到2050年將減少2億人。近年來,企業用工荒已經不同程度開始出現。其實人在50歲到65歲這15年之間還是有很強的勞動能力。短期來看,我們會改革退休年齡,另外,我們一些工作場所的條件應該要適應一些高齡勞動者。
預警未來面對的挑戰,是為了更好的應對,綠皮書中也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我們很對制度的改革,現行的一些制度安排并不是適應老齡化社會或者人口負增長到來的這樣一個社會。比如,我們的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長期照護保險能否迅速建立和展開;醫療資源方面比如醫療制度改革和醫療資源分配這樣一種制度的改革是很重要的。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教授 陸杰華:“政策儲備不僅僅是生育,還包括教育、住房、社會福利、醫療等方方面面。”
面對未來的挑戰,生育政策的調整自然成為輿論首要的關注。《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撰稿人之一、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建民指出,最集中的就是提高生育率,從人口手段來說就是提高生育率水平沒有別的辦法。2019年中國的生育政策是否有新的調整尚無定論,而在過去幾年從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到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政策的調整明顯在加快。
要引起注意的數據是,這兩年適齡夫婦一孩的生育意愿也在走低,2017年的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51.2%首次超過一孩,說明很多年輕人目前的生活現狀和生育意愿。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徐楓認為,要健全0到3歲托兒服務體系,還要有效降低企業負擔鼓勵用人單位雇傭女性,進一步完善生育的福利制度。
負增長是勢不可當但是如何去減緩它,另一方面還要提早去應對它,很多的工作都要開始進行了,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未來。
責編:侯興川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