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三院婦產科 王威
四十歲以后的女人,開始逐步告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為工作操心的艱苦時期,有經濟實力和時間來享受高質量的生活。然而同時身體也開始出現潮熱、盜汗現象;睡眠質量嚴重下降;經常情緒低落,脾氣變差,常常莫名的煩躁不安;皮膚的光澤不再,體重也增加了……這一系列的改變,讓人猝不及防、疲憊不堪……難道這就是到更年期了嗎?該如何應對呢?
更年期六大癥狀
如果年齡超過40歲,出現有2次月經周期與正常周期相比,改變7天以上(可以是延長也可以是縮短),這就是開始進入更年期的信號了。比如:正常是28天來一次月經,現在少于21天或者多于35天來一次。出現以下癥狀要考慮到了更年期了:
1、月經亂:本來每月準時見面的“大姨媽”,不知道什么時候來,不知道來多久,不知道來多少,甚至有時候因為嚴重的不規則陰道出血出現貧血;
2、潮熱出汗:表現為突發突止,一般持續時間少于1分鐘,嚴重時每天十幾至數十次;主要表現在頭頸部居多,也有人全身都有明顯感覺,潮熱后緊跟著可以大汗淋漓,即使在冬天也有明顯的潮熱汗出;
3、煩躁易怒:本來身體就不舒服,再加上身體激素水平的不穩定,導致“情緒的小船說翻就翻”,嚴重的可以患上抑郁癥(有研究發現,圍絕經期抑郁癥的發生率可以高達23.8%);
4、睡眠障礙:每天在床上輾轉反側,不是睡不著就是睡眠淺,總醒或者早醒,甚至干瞪眼到天明;
5、骨質疏松:最明顯的癥狀就是關節痛,其次是身高的變矮,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縮個兒”,這些都是卵巢功能減退后,雌激素缺少導致的骨鈣代謝的異常,真的有可能發生“一個噴嚏就骨折了”的情況。
6、衰老癥狀:絕經后的一些女性則逐漸出現皮膚松弛皺褶,皮膚彈性下降,同房困難,同房疼痛不適,反復泌尿系統感染癥狀等。
合理補充雌激素
更年期主要是分泌雌激素的卵巢功能減退了,雌激素少了,因此合理補充雌激素才是真正的解決辦法。補充激素治療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潮熱盜汗等更年期近期癥狀,還能有效預防骨質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更年期遠期危害。
但是雌激素不是想吃就可以吃的,需要女性朋友做過全面體檢后由相應的婦科內分泌醫生進行判斷,比如有下列任一情況的婦女就不適合使用激素補充治療:
①不明原因陰道異常出血;
②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
③未經治療的子宮內膜增生疾病或可疑子宮內膜癌;
④系統性紅斑狼瘡;
⑤六個月內患有活動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比如心梗,腦梗等);
⑥性激素依賴的某些腫瘤(比如腦膜瘤,卵巢的內分泌腫瘤等);
⑦已知妊娠;
⑧血樸啉病(一種代謝性疾病,臨床很少見)。
有問有答
問:我怎么知道吃哪種雌激素更合適呢?
這個問題還是得讓醫生幫助您選擇,相對年輕一些的比如45歲以下的患者,經常還是希望能有規律月經的時間盡量延長,而一些50歲以上的患者往往只希望緩解更年期癥狀,而不一定還要有月經來潮,需要“量體裁衣”,讓醫生對治療用藥進行個體化選擇。
問:激素補充治療何時停藥呢?
其實是沒有限制的,一旦開始服用激素補充不建議吃吃停停。停藥有兩種情況:一是“不能吃了”,即在隨訪中發現了服藥的禁忌癥,二是“不想吃了”,即服用一段時間后您自己不愿意再服用了,隨時可以停藥,不過停藥過早癥狀有可能反復。
問:吃激素補充治療會得癌嗎?
總的來說,如果您還是一個有子宮的更年期婦女,在使用激素替代是一定要在補充雌激素的同時應用孕激素來保護子宮內膜,有了孕激素的保護,幾乎不會有得內膜癌的風險。如果是因為良性已經切除子宮的更年期女性,在進行激素替代治療時原則上只需要使用雌激素就可以了。而乳腺癌風險的關鍵在于孕激素的選擇,選擇用天然或接近天然的孕激素相比合成孕激素至乳腺癌的風險遠低于合成孕激素。
問:激素補充治療會導致中風或心梗等血管栓塞疾病嗎?
對于年齡<60歲且無心血管系統疾病、絕經<10年、有絕經相關癥狀的婦女,在圍絕經期盡早使用絕經激素治療,可以降低風險,增加獲益;相反,在老年婦女中使用,特別是超過60歲的婦女,絕經激素治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這就是所謂的潛力治療窗概念。在潛力治療窗內使用絕經激素治療,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同時還能預防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骨質疏松。
問:激素補充治療會發胖嗎?
絕經和進入更年期本身才是很多更年期女性發胖的原因。雌激素在保持女性體態和維持一個良好的血脂代謝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更年期卵巢功能減退,使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女性機體缺少了這個能“保持青春”性激素,才會容易體重增加。因此,在更年期同時應該注意飲食機構合理調整,并注意增加適當的體育鍛煉,這些工作和補充雌激素一起能夠很好地保持年輕的體態。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