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消費降級短暫的表現,中國經濟依然有強大的動力。如何滿足人們對更高品質的商品的消費追求,依然是未來十年,電商從業者要思考的核心課題。”格家網絡董事長李瀟在一次電商行業峰會上這樣講到。
李瀟得出這樣的判斷是有依據的。2018年,格家網絡旗下的社交電商平臺——環球捕手,一年實現了近百億的GMV,是2017年的三倍之多。在2018年的雙11,環球捕手僅僅不到5小時,就突破了2017年雙11全天的銷售記錄。
環球捕手是中產生活品質的象征
李瀟在多個場合不止一次地提到:“環球捕手的面向的用戶市場,是國內的新興中產群體,這些消費者文化素養高、收入高、懂品質、有品味,他們會天然地往高品質、高性價比、可信賴的電商平臺靠攏。”
正如李瀟所說,環球捕手的4000多萬用戶,就是國內新中產群體的一個縮影。環球捕手的交易成功客單價,是同類的社交電商平臺的好幾倍,而且復購率也非常的高。消費者們在環球捕手上購買著進口的奶粉、大牌的美妝、高端的數碼產品和即日可達的生鮮——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環球捕手已經成為了品質生活的一種象征。
格家網絡董事長李瀟
環球捕手的核心不是社交而是品質
越流行的東西,越容易遭到非議。2018年,社交電商一時間成了電商下半場中最火的模式,但在火的同時,輿論上也出現了許多的質疑。在一些人的眼中,社交電商就等同于“微商”,等同于山寨品。
李瀟認為,之所以“社交電商”會受到許多的質疑,完全是因為某些企業,只是采用了社交的模式去做電商,但卻依然在售賣著品質差、物流慢的商品,導致行業上對社交電商產生了誤區。社交電商模式是許許多多的電商企業,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探索出來的新模式——這種模式本身是能夠極大地促進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的成本的——如果某些社交電商企業出了問題,問題不在于模式本身,而在于其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跟不上。
因此,在李瀟看來,環球捕手的核心競爭力絕不是所謂的“銷售模式”,而是格家網絡積累多年的供應鏈體系、質檢體系、物流體系。環球捕手還擁有一支幾百人的買手團隊,在全球的范圍內,為中國的中產消費者挑選來自全球的好商品。
李瀟曾親自多次攜團隊前往海外與眾多知名品牌建立戰略合作,成功拓展歐洲、澳洲、美洲、亞洲等各洲海外上游供應鏈,尋找各地優質商品資源,目前已與全球超過60個國家的1000多個品牌達成商業合作,為消費者爭取更多的優惠和打造更安全放心的購物平臺。
據一些電商調研機構的統計,環球捕手的售后問題的發生率明顯的低于其他的社交電商平臺,這便是環球捕手一直努力做“品質電商”的回報。(本文圖片由環球捕手提供)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